×
当代作家评论

谈高校文学课程对于作家立体性的重塑

在中国教育体系中,语文课一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贯穿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学习,在语文课涉及的众多作家中,李白、杜甫、陶渊明等中小学教材的“常客”更是家喻户晓,成为中小学生眼中最熟悉的人物。然而,学生对这些作家所谓的“熟悉”是非常片面的,谈李白不出豪放昂扬,言杜甫无外“沉郁顿挫、忧国忧民”,论陶渊明不过隐逸诗人,作家成为一个特定的符号,似乎仅仅是一个二维的平面,缺乏生动活泼的立体性,这种剥离其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做法,使学生容易对这些作家产生固化的厌倦感,影响接受兴趣和深度。这种作家的片面化,某种程度上是中小学教材的“选本”性质造成的。大学文学课程非常重要的目的之一,是改变学生在前大学阶段形成的对作家的刻板印象,重塑作家的立体性,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为“人”的作家,在这种温度的感知下更深入地接受和理解文学作品。本文以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为例,探讨高校文学课程对于作家立体性的重塑。

“选本”是文学批评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有影响力的选本往往关乎作家作品的传播、接受和经典化问题。中国古代著名的选本,如《文选》和《唐诗三百首》等,皆对后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每一本选本都蕴含编选者主观的理念,选择哪些作品,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编选者的导向,这种导向往往会直接作用于读者,影响后者对于作品的接受。

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选可以算作一种广义的文学选本,在现行教育模式下,语文教材基本是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阶段接受文学作品的最主要来源。因此,语文教材对作家作品的选择通常影响甚至决定大学前学生对于作家作品的理解和印象建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如选文作者的观念、教材容量的限制、选文难易程度的把握等,前大学阶段教材对于作家作品的选择难免会出现结构性缺陷。以古诗文为例,对现在运用最多的人教版和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教材选择的古诗文进行分析统计,可发现教材所选择作品最多的为李白、杜甫、苏轼、陶渊明等作家,看似符合文学史实际评价,然而进一步分析,会发现中小学教材中所选择的作品导向存在片面性。如对陶渊明诗文的选择,有《归园田居》《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全都是展现陶渊明平淡归隐的一面。如此编选造成学生对陶渊明印象的极度片面化,论及思想,只知他是“采菊东篱下”[1](89)的隐逸诗人,而不知他受儒家济世思想影响的一面。论及诗风,只知其平淡自然,于其他类型则一概不知。关于这种片面化认知,鲁迅在《题未定草》中曾谈道:“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 ”[2](436)陶渊明在前大学阶段呈现出的即非全人,只是一个标签式的符号。语文教材选本的导向作用使大部分学生在大学之前的文学史认知存在结构性缺陷,而这种缺陷某种程度上则需由大学文学教育进行弥补。

高校文学课程教学遵循的原则之一是以文学为本位,以此为中心系统地掌握各种相关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文学本位具体说来就是文学的“一体两翼”[3](5):文学传媒为一翼,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为另一翼;一体包括三个层面:最外围的是文学创作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第二层面为作家研究,最核心的层面是文学作品。从这个结构来看,全面把握作家作品成为高校文学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展开其他理论鉴赏与批评,才能对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和传播。如何全面深入地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作品重塑作家立体性,便成为大学文学教育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在大学文学课程教学中重塑作家立体性,主要有三个步骤。

一、全面分析学生学情

全方位了解学生学情,掌握其进入大学阶段的知识构成,是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法的基础。当今大学教育中,存在一定与中小学教育脱节的现象,一些大学老师并不了解中小学教材,不清楚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学习过什么篇目,因此在大学阶段只是对大学教材和知识本身进行传播,难以有针对性地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这种与中小学脱离造成的结果,或过多地重复讲解中小学已讲过的篇章和知识点,或完全脱离中小学的已有认知强行拔高,很容易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甚者造成有学生认为大学教学的深度和细致度不及中学。因此,全面了解前大学阶段学生的知识结构便显得尤为重要。

上一篇:当代文学中的乡贤及其价值与意义 ——以《白
下一篇:没有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