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作家评论

高考落榜作家余华分享写作经验引争议,是网友

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有说服力了,因为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

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

——余华《活着》

余华,中国当代的优秀作家,在文学上颇有建树。无论是其《活着》、《许三观卖血记》还是《兄弟》等作品,都深刻地将残酷的人性写到了让人泪目。

《许三观卖血记》剧照

一直以来,余华都过得很低调,人们很少能听到他除了文学以外的传闻消息。不过,近日,他却因为参加国内某知名教育培训机构的讲课,而引来了不少的围观和吐槽。

有人吐槽道:文学和应试作文根本就是两回事,一个高考落榜的人,来教高考学生考试,这实在是荒唐又功利性,真可谓是“文学已死,一切给名利让路”。

还有人表示:整个发言就十几分钟,却全程都在看稿念稿,这看似不仅是水平不够,连基本的教学能力都让人担忧,谈何分享教学?高考落榜作家没有资格给学生讲高考作文经验……

01 余华为何遭批判嘲讽?

原来他参加了一场名为“中高考冲刺——四大专家献计2021中高考的高端辅导家长会”,从直播现场可以看出,余华确实拿着稿子上台,或许是现场光线不好缘故,他甚至还侧着身子面向观众寻找看稿的角度。

对此这番行为,让不少人看了直吐槽:太不专业了,一个作家跑来站台,却没做好“作业”,给人满屏的走过场,作秀的赶“jio”……

更令网友感到质疑的是,余华讲稿的主题是《如何在中高考写好作文》,而据了解,余华当年高考时是落榜考生。

1977年,余华和许多考生一样,在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年高兴地去参加了考试,结果等来的不是被录取,而是落榜的消息。

不过,对于这件事,余华却不觉得是多大的委屈和难受。因为当时街上碰到的同学,基本都是落榜生,大家彼此都一样。

之后,他到卫生院读了一年书,到了小镇里当了一名牙医。不甘被埋没在乡镇的他,开始走向了写小说的道路。

他可能怎么都没有想到,写出了《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诸多口碑不错的小说而一炮而红,成名多年的自己,如今却突然“栽倒在”了当年他不以为然的高考落榜这件事上。

对于此事,网友的批判点评,有没有道理呢?这究竟是作家太功利还是网友太苛责?

02 真的是作家太功利吗?

中国的儒家文化中,追求人生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

如今到了这个极度物质的时代,人们对名利的追逐更是到了“急功近利”的地步。且和古人追逐功名却不是风骨节气的做法、精神不同,如今的不少人求功名不太讲节操,为了成名可以不择手段。

余华,已经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之一,还有必要追逐功利呢?

从年龄来看,余华1960年出生,如今已经61岁,早已经年过半百。按理来说,早年写稿出书挣了不少钱,如今日子过得拮据一些,年纪也大了,总不至于沦落到要为教育机构站台,念稿子,“讨生活”。

不过,从他最近出了新书的消息来看,又似乎可以理解,网友为何质疑其行为背后的动机。

如今,遍地开花的教育机构,本身就是充斥着各种的功利性主义色彩,到处割“韭菜”。而教育机构和出书的作家合作,彼此之间各取所需,实现双赢,似乎也没有什么错?

除了质疑其功利性,还有人对其能力产生了质疑。

03 高考落榜作家,到底有没有资格分享高考作文经验?

读书君认为,不存在有没有资格,而是有没有能力的问题。

客观上说,“资格”对应的是“身份”、“地位”、“学历”;“能力”对应的是本事。

长期以来,中国人习惯于听从灌输性的教育,习惯于听从专家、意见领袖的意见,简言之,喜欢听从权威。

当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有卓越的建树,就被视为专家;而一个人在某个地方曾经翻过车,留下过“黑点”,则容易被一棍子打死,从此无法“翻身”。

上一篇:戏骨云集,但比较冷门!一部早年拍摄的当代谍
下一篇:没有了